一、板蓝根简介:
板蓝根,常用别名: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别称菘蓝、山蓝、大蓝根、马蓝根、蓝龙根、土龙根,大靛 。是一种中药材,通常在秋季进行采挖,炮制后可入药。在中国各地均产。板蓝根分为北板蓝根和南板蓝根,北板蓝根来源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其性寒,味先微甜后苦涩,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舌绛紫暗、烂喉丹痧等疾病。
板蓝根主产地: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省、北京、黑龙江、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常为栽培。
板蓝根植物的叶或带幼枝的叶(大青叶)以及叶的加工制成品(青黛、蓝靛)亦供药用。
二、板蓝根的药用价值:
1. 抗病原微生物、杀菌作用:
板蓝根的根茎提取物通过限制病毒分裂而起到对甲型禽流感病毒、乙型禽流感病毒的抑制杀灭作用;其提取物的水溶液对普通感冒病毒、流行性乙型脑膜炎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菘蓝根对多种细菌也有抑制作用.水浸液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八联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志贺、弗氏)杆菌、肠炎杆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丙酮浸出液也有类似作用, 且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效(皆用琼脂小孔平板法).对 A 型脑膜炎球菌之抑菌作用与大蒜、金银花相似.对流感病毒PR8 株和京科68-1株有明显抑制作用.在试管内板蓝根有杀灭钩端螺旋体的作用.
2. 对心血管降压等作用。
3. 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4、具有消肿,抗过敏作用
【注意:板蓝根为药物,食用、药用均应遵照医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