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柴胡简介:
柴胡,中药名,别名地熏、山菜、菇草、柴草等,为《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部位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柴胡的产地: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湖北、四川等地。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其生长于沙质草原、沙丘草甸及阳坡疏林下。河北省承德市各县区乡镇农村田野山间地头山林等地有很多野生柴胡,过去百姓自制野山茶也会用到柴胡茎叶,多 在每年五月节即端午节时采摘。
二、柴胡的医用药用功效和作用:
柴胡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柴胡功效:柴胡是常用解表药,性味苦、微寒,归肝、胆经、肺经。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的功效。
柴胡作用:柴胡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症。
另外,柴胡对用疫苗及温刺引起的发热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炎剂所致踝关节肿和结缔组织增生性炎症均有抑制作用。
柴胡还具有促进免疫、抗肝损伤、抗辐射损伤、抗结核菌、治疗病毒性肝炎、高脂血症、流行性腮腺炎、单疱病毒角膜炎、多形红斑、眼色素膜炎、扁平疣、链霉素中毒所致眩晕耳鸣等作用。
禁忌:
1、柴胡 其性升散,肝风内动,肝阳上亢,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2、伤寒发汗用柴胡,至四日后方可用:若用在先,阳症引入阴经,当忌用。-------《滇南本草》
(提示:本文仅为黄芩简介,使用药材治病请遵医嘱,向正规医院医生就诊处方,不得私自用药)
|